1蘇洵教子
北宋大散文家蘇洵的兩個孩子蘇軾和蘇轍自小十分頑皮,在多次說服教育不見成效的情況下,蘇洵決定改變教育方法。從此,每當孩子玩耍時,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讀書,孩子一來,便故意將書“藏”起來。蘇軾和蘇轍好生奇怪,以為父親一定瞞著他們看什么好書。兩人出于強烈的好奇心,趁父親不在家時,把書“偷”出并認真地讀起來,從此逐漸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切切實實感受到了讀書的無窮樂趣,終成一代名家。
2蘇洵焚稿
蘇洵在27歲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樣隨手翻閱書籍,無意中撫愛謝安一篇關于占人愛惜時間、刻苦攻讀的故事。他認真的讀了一遍,感到這個故事很生動,又讀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義,于是他反復讀了好幾遍,每讀一遍,就有一次收獲。他覺得這故事好像是專門為自己寫的一樣,不由得心中發(fā)出感慨:時光無情的飛逝,我已經(jīng)快到而立之年了,自己雖然寫過一些文章,卻都是些平庸之作,沒有什么大的建樹。他想:現(xiàn)在不努力,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啊!從這時起,蘇洵又開始發(fā)憤苦讀。經(jīng)過一年多的時間,他覺得自己在學習上有了長進,就急急忙忙的參加錄取秀才和進士的兩場考試,但兩次考試都落榜了。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不過,他并沒有灰心喪氣,他決定重新振作起來,因此他陷入了沉思,但也沒有理出什么頭緒,不知從哪里做起。
有一天,蘇洵正在書房里整理他以前寫過的書稿,面對這些書稿,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因為他對自己書稿也感到不滿意,又怎么能讓它們在世上流傳呢?于是他將這數(shù)百篇書稿統(tǒng)統(tǒng)抱出屋去,放在一個空地上,點上一把火,化為灰燼。他之所以這樣做,正是為了堅定從頭做起的決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更加輕松愉快的刻苦學習了。蘇洵有時在家閉門苦讀,有時奔走四方,求師訪友,一年到頭忙個不停,以至后來他兩個兒子的學習要靠他妻子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