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汪寅仙曲壺
一看,真紫砂壺的紋理清新、圓潤,視覺有亞光的效果,有眾多分布均勻的細小類似金屬光澤的顆粒。有的手工壺內壁,有從中心圓點向四周的放射狀線,屬于加工工藝過程中形成的。
二摸,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fā)澀。這是由于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xiàn)。
三轉,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并發(fā)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悅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fā)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
四聽,用蓋子輕敲壺體,盡管有人不贊成這么做,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敲擊的聲音清脆悅耳,聲音短暫,敲擊結束聲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壺,敲擊聲音沉悶渾厚短暫;瓷器敲擊的聲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點像金屬撞擊的聲音,一般人不好區(qū)分。但是有一點非常明顯的區(qū)別就是,瓷器的聲音波長明顯,敲擊結束后,聲音仍然持續(xù)數(shù)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2. 汪寅仙曲壺價格
曲壺紫砂壺創(chuàng)始人是由張守智、汪寅仙合作設計,汪寅仙獨自制作而成。其創(chuàng)作是在繼承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基礎上富有現(xiàn)代設計思想的一件創(chuàng)新之作,是20世紀80年代末設計創(chuàng)作出來的具有抽象線條形的紫砂壺,是當代文人學者和藝人結合創(chuàng)造的一個典范
3. 汪寅仙曲壺真品拍賣
曲壺紫砂壺創(chuàng)始人是由張守智、汪寅仙合作設計,汪寅仙獨自制作而成。其創(chuàng)作是在繼承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基礎上富有現(xiàn)代設計思想的一件創(chuàng)新之作,是20世紀80年代末設計創(chuàng)作出來的具有抽象線條形的紫砂壺,是當代文人學者和藝人結合創(chuàng)造的一個典范
4. 紫砂壺汪寅仙底款
方圓牌紫砂陶培養(yǎng)了十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州、蔣蓉、徐秀棠、徐漢堂、呂堯臣、汪寅仙、譚泉海、鮑志強、周桂珍、李昌鴻、顧紹培以及中國陶瓷大師何道洪。2003年改制后的江蘇宜興方圓紫砂工藝有限公司,繼承了我國紫砂陶藝術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并使之锝到了發(fā)揚光大。
5. 紫砂壺大師汪寅仙壺價格
百分之百不是汪寅仙的,這是90年度商品壺,雙色紫砂壺。當時市場價十幾元。
6. 宜興紫砂汪寅仙
汪寅仙老師是國大師,即使是普通壺這個價位也買不到的哦,她的作品在幾十萬到幾百萬都有,可以去看看拍賣會上她成交作品的最終價格哦。
7. 汪寅仙紫砂壺的落款
怎樣從款識鑒別紫砂壺制作者——你的想法很特別!但從目前的情況下很難。
一是紫砂壺是一種傳統(tǒng)的手工工藝,從其產(chǎn)生之日起就確定了其不會有很多創(chuàng)造,如曼生十八式、三十六式,作者們往往只在其中發(fā)展,有自己的變化,但萬變不離其中。
二是目前一種款多的壺,作者眾多!如傳統(tǒng)的石瓢壺,就有上萬個作者做出的石瓢壺,你想從其款而識別紫砂壺制作者是不可能的,有的甚至連印章都仿,更沒辦法分辯。
只有一種可能,就是練就一雙火眼,非常熟悉了解大師級作者的情況,工藝、泥料、特點,可一眼看到壺即可分辯出是那位大師的作品。
如:蔣蓉的青蛙荷葉壺、汪寅仙——花器,呂堯臣的絞泥壺、何道洪的壺等等,看一眼即可鑒別出,那真是高手之高手!
8. 汪寅仙曲壺真品鑒別
最近有好多壺友問到紫砂壺全手工和半手的區(qū)別是什么,怎么去鑒別,首先我要說的是紫砂壺全手工和半手工只是紫砂壺成型的兩種方法,半手工的壺也有手工的成份,中間部分工序借助模具進線穩(wěn)形,其實我們沒有必要糾結成型的方法,模具也是一種工具,最主要的還是看紫砂壺最后做出來的神韻,我們都知道的大師顧景舟的洋桶,汪寅仙老師的代表作曲壺都是借助模具完成的。
目前鑒定紫砂壺是不是全手工的大概有三種方法,(1)看壺內的內壁章,這個在開始是判定全手工還是半手工的主要方式,但現(xiàn)在半手工的壺也可以借助橡皮章蓋內壁章。(2)看壺底的太陽線,全手工的壺為了處理壺底接片殘留的脂泥痕跡,和接片的不平整進行推墻推墻刮底,留下中心向四周呈發(fā)散狀的線條,但推墻刮底只一道工序,半手工的也有推墻刮底。(3)看紫砂的泥門,這個是目前判斷紫砂全手半手的最重要的方法。
“泥門”是紫砂行業(yè)的一個專有名詞,說白了就是用來表示紫砂壺燒成后壺身泥料顆粒分布的致密度或者說松緊度的一個名詞,致密度低的叫泥門松,致密度高的叫泥門緊,一般來說與煉泥、明針及制壺手法都有關系。
目前對鑒別半全手壺來說看壺身內外泥門的松緊度是否一致,也是重要方法之一。簡單來說,全手工壺是用竹拍子手工拍打成的身筒,所以壺身泥門的特征是外(表)緊內(部)松,即壺外表泥料顆粒分布是緊密的再加上后期施明針后就更緊密了,但內壁由于沒有用手用力壓的動作只是輕靠,所以全手壺的內壁顆粒分布相對松散,即泥門呈松散狀。
半手工壺由于身筒是用手或工具套在模具中用力搪出來的,壺體的內外表受力是一樣的,所以半手壺的內外表泥料顆粒分布的松緊度相差不多,即泥門都是偏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