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同情一只狗和一只鸚鵡。因為狗不能隨意自由的吃盤子里的食物,鸚鵡不能自由地飛翔。
文中的“同情”,既是詩人童年記憶的喚醒,也是他受到印度文化傳統(tǒng)中“眾生平等”思想浸潤的結(jié)果,這與儒家“民胞物與”和道家“萬物齊一”的觀點多么相似,可惜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忘記這些了。從這個意義上說,詩中那個天真無邪、對弱小生物富有同情心的小孩子,永遠(yuǎn)是我們的老師,因為,得愛于萬物并施之于萬物,方體現(xiàn)愛的博大與深沉。?
擴(kuò)展資料
《同情》主要內(nèi)容:
?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把自己想象為一只把嘴伸到媽媽碗里討飯吃的小狗,一只被媽媽用鏈子緊緊鎖住的鸚鵡,與媽媽對話,問她是否還會像疼愛自己一樣疼愛它們。在得到令自己失望的回答后,便“威脅”媽媽,自己要掙脫她的懷抱,從今以后再不吃她喂的飯,再也不待在她的身邊了。
詩人借孩子的口,還能給予它起碼的同情嗎,作者以孩子的口吻,推及到愛其他的孩子。在這令人神往的景象的描繪之中,撒向身邊的一草,來委婉地希望母親可以善待小動物,這恐慌來自孩子天性中不曾泯滅的平等觀念――這正是人類在童年期才具有的童心火花,也愛動物。
如果我是只是一只狗。。?!薄叭绻沂侵皇且恢痪G色的小鸚鵡。。。”3. 詩中的“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在母親面前顯得嬌憨而又尊重母親、純真善良的孩子?!拔摇闭J(rèn)為小狗也好、小鸚鵡,一切的生物都是有生命、有理想、有嗜欲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尊重媽媽,“我”希望媽媽能像對待“我”一樣的對待那些小狗、小鸚鵡,否則的話,“我”將永不到媽媽那里去,也永不要媽媽喂東西吃,而且,“我”還要跑到樹林里去,永不讓媽媽抱在臂里。4. 詩作者借孩子之口,向父母們委婉地提出了怎樣的愿望?要有一顆真誠、善良和博愛的心,應(yīng)該理解兒童,不要因自己的言行,有意無意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5. 兩首詩都運用了反復(fù)的修辭手法,其作用是《對岸》中三次寫:“媽媽,如果你不在意,我長大的時候,要做這渡船的船夫?!薄锻椤分袃纱螌憽澳敲?,走罷,媽媽,走罷!”作用:(1)增加音樂的美感 (2)增加感情色彩〈對岸〉突出表現(xiàn)“我”向往自然、眷戀故土的美好感情 〈同情〉突出孩子的嬌憨和純真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