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外國茶對中國的影響(茶文化對外國的影響)

來源:departmentofideas.com???時間:2023-03-18 01:12???點擊:84??編輯:admin???手機版

1. 茶文化對外國的影響

提到喝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中國的茶文化,作為茶的起源,中國茶葉不僅種類多樣,而且也成功將飲茶這一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而對于西方的印象,一般都是喝咖啡多于茶的感覺。不過很多同學到了歐洲后會發(fā)現(xiàn),英國人其實也酷愛喝茶,而且人均飲茶量遠比咖啡要多。18世紀以來,英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消費國之一,根據調查顯示,英國有13%的人每天至少喝六杯茶,四分之三的人每天至少喝一杯茶。

即使是在全世界,英國的人均飲茶量也是排在前三,僅有土耳其和愛爾蘭排在它前面。

2. 茶文化對世界文化的影響

我國早在唐代就有了茶文化,并流傳到歐洲、日本、印度以及東南亞各國。隨著時代的進步,茶文化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

  中華茶文化與禮儀的關系

  敬茶是我國人民待客的傳統(tǒng)禮節(jié),和西方社會用咖啡招待客人類似。有朋自遠方來,先要上茶以表示禮貌,而這樣的待客方式又因地而異,有的以“元寶茶”敬之,有的送“七家茶”之禮。敬客斟茶通常以斟半杯為禮貌,不可上滿;有的地方則流行三道茶儀式。茶藝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中國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種,有嚴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葉,主動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客人則依次傳遞嗅賞。

  溫壺。先將開水沖入空壺,使壺體溫熱,然后將水倒入“茶船”——一種紫砂茶盤。

  裝茶。用茶匙向空壺中裝入茶葉,通常裝大半壺。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入。倒水、續(xù)水粗看似乎是比較簡單的,卻是體現(xiàn)對賓客文明禮貌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對倒水、續(xù)水有其具體的要求和操作規(guī)范。

  茶文化大致也可以分四個層次:物態(tài)、制度、行為和心態(tài)。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和建筑物,這是物態(tài)文化層次。

而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fā)展,歷代統(tǒng)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這就涉及到了茶文化制度的一面。

  總而言之,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昂汀币馕吨旌?、地和、人和,意味著宇宙萬物的有機統(tǒng)一與和諧,并因此產生實現(xiàn)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諧之美。

  茶在禮儀文化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禮儀文化日益發(fā)展的今天,隨著茶文化的普及與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茶文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禮儀,茶文化與禮儀文化密不可分。

  中華茶文化禮儀步驟

  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并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邊談邊飲時,要及時給客人添水??腿藙t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飲。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葉,主動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客人則依次傳遞嗅賞。

  溫壺。先將開水沖入空壺,使壺體溫熱。然后將水倒入“茶船”一種紫砂茶盤。

    裝茶。用茶匙向空壺中裝入茶葉,通常裝大半壺。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肴。倒水、續(xù)水粗看似乎是比較簡單的,但卻是體現(xiàn)對賓客文明禮貌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對倒水、續(xù)水有其具體的要求和操作規(guī)范。

  服務員為賓客倒水、續(xù)水時,須先敲門,經同意后才能進入客房、會客室或會議室。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歸向把手一邊,左手帶小毛巾。往高杯中倒水、續(xù)水,應用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側身把水倒入杯中。

  中華茶文化禮儀知識

  一、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到,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所以一般茶只倒八分滿。

  二、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喝茶是長輩的,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三、先客后主,司爐最末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后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后,這個司爐的,俗稱柜長(煮茶沖茶者)才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四、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隨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fā)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五、喝茶皺眉,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fā)現(xiàn)客人皺眉,就會認為人家嫌棄自己的茶不好,不合口味,會讓主人尷尬,還顯得不尊重。

  六、頭沖腳惜(閩南語腳氣的意思),二沖茶葉

  主人沖茶時,頭沖必須沖后倒掉不可喝。因為早時做茶用腳踩,怕茶葉有臟不宜喝飲,本地有頭沖腳惜,二沖茶葉之說,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七、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為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后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八、暗下逐客令

  主人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系飲茶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九、無茶色,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沖之后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為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沖,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于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

  十、茶三酒四惕桃二

  潮汕人習慣于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于俗語茶三酒四惕桃二(兩人戀愛游玩)而來,總認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游玩就以二人為宜,二人便于統(tǒng)一意見,滿足游興。

3. 茶對外國人的影響

外國人覺得把茶全部喝完是對中國人的一種尊重。

4. 茶文化在國外的現(xiàn)狀

水吧!

茶道,汗蒸,桌有,而越來越多得女人也開始愛美了,美容

5. 中國茶對外國的影響

很長的時間里,外國人管中國茶叫武夷茶。

6. 茶文化對外國的影響論文

茶煙 [明] 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 淡抹銀屏冪講帷;

石鼎火紅詩詠后, 竹爐湯沸客來時;

雪飄僧舍衣初濕, 花落艄船鬢已絲;

惟有庭前雙白鶴, 翩然趨避獨先知。

詠貢茶 元·林錫翁

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瓊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產靈芝又產茶。

藍素軒遺茶謝之 明·邱云霄

御茶園里春常早,辟谷年來喜獨嘗。

筆陣戰(zhàn)酣青疊甲,騷壇雄助錄沉槍。

波驚魚眼聽濤細,煙暖鴟罌坐月長。

欲訪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華香。

武夷茶 清·陸廷燦

桑苧家傳舊有經,彈琴喜傍武夷君。

輕濤松下烹溪月,含露梅邊煮嶺云。

醒睡功資宵判牘,清神雅助畫論文。

春雷催茁仙巖筍,雀尖龍團取次分。

7. 茶文化的國際影響

  禪宗思想與茶道風俗對日本陶瓷藝術設計影響

  日本“禪宗”與“茶道”是宗教文化史上很好的結合。由中國傳去的佛教禪理同茶道有機形成“茶禪一體”的獨特藝術形式。

  說到茶道,不得不嘆服于日本本土審美改造意識,他們將“和、靜、清、寂”的禪學神髓以近乎于刻板的形式傾注在各種流派的茶會中,禁錮了享茶本身的樂趣,但卻因此更符合宗教和貴族階層對于理性禪意味的追求和交流需要。

  從庭院到畫卷到主客間對話,都有嚴格限制,對茶具的欣賞也是一個程序化了的、強調寧靜與古樸的必要。在這種近乎于苛求和挑剔的環(huán)境中,被做為欣賞對象的“茶道具”制作必然會受到空前的重視。就如同插花要符合茶會的主題一樣,使用的茶具更要符合禪意精神,體現(xiàn)出茶的簡約和高雅清幽。

  對意境的追求,尤其是古樸的追求,使得日本陶瓷的整體藝術造型呈現(xiàn)出特有的“古拙與簡樸”,遠離了繁復的色彩,把禪的枯寂和寧靜演義得淋漓盡致,對細節(jié)則究至極致。

  “純粹的模仿到和本土文化結合,走出一條日本式的道路。”看看現(xiàn)今在中國早已經失傳的天目碗,在日本卻得以保留。據說天目山本是宋代參佛圣地,扶桑使者學佛,見此茶碗,甚為喜愛,大量東攜,故而今日仍有收藏。

  按照現(xiàn)今人的觀點,恐怕很難理解看上去一個普通的碗居然價值連城。當然這也是貴族階層參與的一個非正常的結果所導致。

  (以上原創(chuàng),以下摘抄參考)

  備注:

  瓷器制造是在13世紀開始的。13世紀20年代,日本人加藤四郎右衛(wèi)門到中國福建學習制瓷技術,5年后歸國,在瀨戶設廠制造黑釉瓷器。后瀨戶迅速發(fā)展成為日本陶瓷業(yè)的中心。16世紀的江戶時代,日本人吳祥瑞前往中國景德鎮(zhèn),后帶回瓷器的制造秘術,并在有田郡設廠生產青花瓷。初期的青花瓷簡潔精致,很快由荷蘭船商運銷歐洲。有田郡廠后來由酒井田繼續(xù)經營,并開發(fā)了釉上裝飾技藝,稱為柿右衛(wèi)門瓷,真正燒制陶器是在鐮倉時代,瀨戶一個叫藤四郎的人從中國引入了技術,制造水壺、香爐、佛具等。以后直到室町時代,除了瀨戶以外,信樂、常滑、丹波、備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稱作 日本的六大古窯。再后來1616年,朝鮮的李參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燒制了瓷器,日本的陶瓷制作就此開始了。接著有各種燒器產生,其中伊萬里瓷器在歐洲也享有盛譽。

  京燒:在京都制造的陶瓷器總稱為京燒,又叫清水燒。京燒質地細膩,色彩和諧。盤子、花瓶、茶具和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工藝瓷器都是很好的旅游紀念品。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