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沒有前一句,后一句是“水利萬物而不爭”.
這是老子《道德經(jīng)》第8章的第一句.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出 處: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選擇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恪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fā)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在上一章第七章中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tài)與行為,不但做有利于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愿意去眾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體現(xiàn)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于水.為什么說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后,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于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后的七個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并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fā).最后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么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王子朝逃往楚國,用今天的話說55歲的老子失業(yè)了,回到了家鄉(xiāng)(可能是務農(nóng)吧,這一段沒看仔細).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孔子問李”就是這樣來的.孔子將老子比做“龍”,來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測、難以著磨.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信奉“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回歸自然”的老子兩位圣人之間的交流,為后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第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于東流之水.子貢問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里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qū)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